基层是国家的根基,村社干部肩负政策落实重任,须以“勤”立身、以“诚”辅之,二者相融,方能凝聚民心,共促振兴。
以“勤”筑基,铺就实干之路。勤勉履职是基层干部的政治本色。“山硬硬不过决心,困难难不倒实干”,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党员干部既当“泥腿子”深入田间地头,又当“政策通”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从走村入户绘制“民情地图”,到钻研政策创新“一村一策”,唯有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践行“一线工作法”,才能在土地流转、产业培育等具体实践中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
以“诚”聚力,架起民心之桥。诚信守诺是干群关系的黏合剂。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情感认同。当党员干部把“口头承诺”转化为“履约台账”,将“远景规划”细化为“季度目标”,群众才会从政策旁观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近年推行的“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承诺践诺评诺机制”,正是通过制度将诚信要素嵌入治理体系,构建起“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良性循环。
“勤诚”相济,迸发振兴伟力。勤为诚筑基,诚为勤增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正经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型。面对群众日益多元的利益诉求和日趋复杂的治理环境,基层干部更需要以勤政锤炼能力,以诚信凝聚共识,在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民俗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将勤勉履职的实践品格与诚信为民的价值追求深度融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苏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