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坚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农”为本,助推乡村振兴。
一、培育队伍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新型农业队伍尤为重要。一是要主动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减少乡村土地抛荒、撂荒现象,让农民真正回归农田。二是要加大农业知识培训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民”。进一步扩大新型专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惠政策,以其为主导,带动、吸引农业人才回归。同时逐步改良传统农业种植,促进农业现代化管理。三是要进一步降低农业种植成本及风险。种植农业基本属于“看天吃饭”,随着气候变化,农民种植大都效益不高,导致农民种植整体积极性不高,农村年轻壮劳力直接“弃农从工”的情况普遍存在,农业种植面临“后继无人”危险。因此我们要抓紧充实农业队伍力量、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及运转机制、切实予以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二、挖掘产业资源
解决了“人”的问题,挖掘产业资源也要跟上,不能让农民“无田可种”,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一是要加大农村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土地加快流转。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村庄规划设计,将土地融合乡村旅游、果蔬采摘园等新产业新业态,要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三是拓宽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渠道。吸引乡贤、企业等力量回乡创业,做到将“资源变资产”。同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加强服务指导
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以及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一是要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偶遇特殊气候时要加大农民受灾情况摸排力度,及时给予一定补助。二是要靠前服务指导,农民知识面窄,种植技术凭经验,习惯于种植“自留种”,对新品种的接触机会和程度较低,导致种植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宣传面,并动员农民进行尝试。三是做好相关政策宣传,确保上级各项农业补助、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等工作,主动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罗发松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文亨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