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个专题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结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专题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25日至2019年5月31日期间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擘画复兴蓝图的前提和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运动中诞生。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均已失败告终,直到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新希望。党领导人民一步步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伟大征程。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始终强调人民至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回首百年历史,民族存亡之际,百姓危难之时,都是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披肝沥胆,他们用行动践行了初心,用肩膀担当着使命,他们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和拥护,同时也激励英雄的中国人民更加坚毅勇敢、拼搏向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党也紧紧依靠着人民,为了人民的幸福上下求索、拼搏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把全党凝结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持续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经四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没有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就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论创新,也不可能有持续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中国蓬勃向上的盛世景象,党的领导是人民幸福的根本所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幸事。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只要深入学习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新中国发展史,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它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功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克服发展阻力,把14亿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为完成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而接续奋斗。(焦丽玲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