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厚植县域人才沃土,加强青年人才培养

2025-08-22 16:23:46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腊树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作为核心战略资源的价值更加凸显。县域引才、用才的关键,在于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而非仅仅追求短期效应、摘取“低垂的果实”。必须下好创新“引才”这盘棋,引导人才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高效转化,从而激活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

厚植县域人才沃土,县域需精准“出题”,做好服务保障,打通创新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县域政府应立足实际需求“出题”,人才依据专长“选题”并“解题”,鼓励大学毕业生将所学知识和研究扎根于田野实践。然而,理论与应用之间常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鸿沟,这就需要县域在人才服务上精准发力。一方面,强化实践帮扶。可借鉴浙江德清等地经验,组建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技术能手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导师团”,开展“传帮带”。另一方面,建立容错机制。认识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规律,青年人才实践经验的缺乏可能导致探索中的失误。此时,营造宽容失败的土壤至关重要。要敢于为人才“搭梯子”、善于“指路子”,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其创新热情,让人才在县域沃土中敢于试错、勇于突破,最终让创新之花在县域经济中结出硕果。

厚植县域人才沃土,必须着力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破除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壁垒。古人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缺乏坚实的成长平台,县域引才、用才、留才终将沦为空谈。当前,县域人才需求与社会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供需矛盾突出。破解之道在于搭建高效平台。江苏昆山等百强县积极尝试“政产学研金”多方协同的“项目共担”模式,为毕业生与县域需求搭建精准对接的“双向接口”。通过应用场景开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等“松绑”措施,并运用市场化手段为项目持续“造血”,为人才营造自由、宽松、专注的创新环境,使其能全身心投入,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厚植县域人才沃土,尤需目光长远、目标前移,追求人才在县域发展中的长期价值。相较于大城市,县域在产业基础、薪酬待遇、发展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确存差距。但这并非意味着县域人才工作无路可走,关键在于“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尽力而为,即拿出最大诚意,让青年人才共享县域发展红利,赋予其参与建设、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量力而行,则强调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突出县域特色,着眼长远布局。

县域人才振兴,是一场关乎长远未来的深刻变革。需将更多精力倾注于厚植沃土之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久久为功”的定力,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创造有力条件。唯有将目光聚焦青年人才,构建“引才一育才一用才”的良性闭环,才能将县域的人才“短板”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跳板”,最终实现从“人才洼地”向“价值高地”的华丽蝶变。(何震)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