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选拔赛暨福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我们作为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既要当好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也要成为人才服务的“贴心人”,通过“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全链条服务,让高端人才在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招才引智要像春雨润物。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整合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制度,定期走访企业收集技术攻关需求;设立“乡土人才工作室”,挖掘培养本土专业技能人才。重点优化服务体验,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专属服务专员,建立“一人一档”跟踪服务机制,让人才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以建立“人才服务驿站”,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人才集聚区设立服务点,提供政策咨询、业务代办等就近服务;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集中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创新孵化当如育苗培土。在平台建设方面,联合高校共建产业研究室和技术转移中心;在金融支持方面,设立人才创业基金;在政策扶持方面,落实场地减免等措施。特别注重产学研融合,组织“博士进企”活动,促成博士后团队与本地企业技术合作,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可以建立“创新项目库”,对优质项目实行“一项目一策”精准扶持;举办“创新成果对接会”,搭建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桥梁;设立“创新导师团”,邀请成功企业家、投资专家为创业人才提供指导。同时,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举办“经验交流分享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服务保障需似阳光普照。人才生态建设关乎创新发展持久力。在生活配套上,建设人才公寓,完善商业、医疗等设施;在文化融入上,举办人才沙龙和联谊活动,促进交流互动;在荣誉激励上,评选“创新创业先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以才引才”模式,发挥人才朋友圈效应,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良性循环,建立“人才服务联盟”,整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开展“人才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不足之处。此外,还要特别关注人才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组织压力管理讲座,帮助人才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
要用真心实意的服务构筑人才高地,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坚实智力支撑。将人才政策与产业规划相衔接,确保引进人才与地方发展需求相匹配;将短期服务与长效保障相衔接,让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同时,要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人才工作经验,为全省人才工作贡献基层智慧。(蔡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