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国色天香花盛妍!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及市委、市政府“上上合作”要求,充分发挥上海市黄浦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促进信州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华荣同志,信州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传湖同志一行9人的考察学习团,在4月15日至17日赴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考察学习。在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金怡,黄浦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黄浦区教育工会主席严奕,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余维永,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刘丹等人的先后陪同下,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校长黄沁,上海市金陵中学校长曾强,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校长张雷鸣,上海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进的先后详细讲解下,本次考察学习团走访了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上海市金陵中学、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上海市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现场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治学理念、优势特色、办学成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方位解码上海教育改革的“基因密码”,为信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新蓝图。
学习之旅
探索学习一:如何实施项目化学习。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始创于1902年,以“温诚勤朴”为校训,1934年独立建制,2012年正式更名为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学校创建“务本德育”品牌,夯实优化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打造了“创智坊”“博物馆奇妙日”“环游中国”“安全小卫士”等校本课程,助力学生开启“真善美”的智慧人生。学校通过探索三类项目化学习(学科、跨学科、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努力打破课堂学习的时空壁垒,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走入自然和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观察、记录、讨论、思考等一系列过程来验证、发现、运用、质疑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探索学习二:如何办有灵魂的教育。上海市金陵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位于金陵东路4号,毗邻风景优美的外滩。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市北郊中学分校(原沪江大学附中分校),与上海市建工初级中学合并而成,校址为原法国驻沪领事馆,是离外滩最近的学校。学校秉承“求真、求善、求美”的校训,践行“以人为本,学养精灵”的办学理念,通过创设灵创工作坊、建构灵慧课程、打造灵动课堂、塑造灵韵空间,系统推进育人实践,着力培养有灵气的金陵学子,办有灵魂的教育,构建富有生机、全面均衡的教育生态。
探索学习三:如何落实“PIE”课程理念。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上海市求是中学,2006年冠现名。学校拥有丰厚的人文资源,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吉路校址曾是“五四”运动至“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期上海革命群众集会场所。在这片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热土上,学校传承“五四”精神,以“PIE”课程理念(即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体验Experience)为指引,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培育学生创新素养,革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探索学习四:如何落实“五育并举”。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创立于1911年2月,原名上海市立万竹小学。1956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实验小学,1977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小学,是国家教育部在上海的唯一一所部属重点小学。学校以“小学校,儿童幸福之起始”为办学理念,以“养成健智之国民,培养国家之元气”为校训,以“实验创新,蓬勃向上”为校风,以“开放教育”为办学策略,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教育办学模式,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做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学生认知,实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同步增长;教会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基本自理技能和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交流之旅
本次考察学习既是第二轮“上上合作”的回访,更是一次交流合作之旅。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增进友谊情感,是本次考察学习的重要任务。考察学习团先后与上海黄浦区教育同仁进行了务实的交流座谈,并推动达成了相关合作协议,真正做到了情感融入、理念融入,既收获了友谊,又深化了合作。
收获之旅
集团化办学促发展。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目前有三个校区,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现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之间积极实践办学体制改革,大胆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新路径,打通干部培养、优质师资、课程资源、经费使用共享渠道,实现强弱结合、以强带弱、整体发展,迅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五育融合促发展。学校坚持五育融合,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凸显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具体是学校把教育教学活动化、项目化、活动特色化、活动系统化、活动课程化,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及动手实践能力。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设立“三健课”体育课程,设立“淘丫小铺”奖励学生;大同初级中学建立屋顶花园(共生花园、方寸种植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项目化学习促发展。学校坚持目标管理,努力实现学科之间、学科与活动之间的整合,真正做到跨学科教学的落实。遵循真实情境,任务驱动;目标明确,知识整合;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多元评价,全程评估,反思迁移,开放创新的原则,形成专家引领-实践展示-论坛研讨-反思迭代的实施模式。数字化赋能促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教育数字化为核心战略引擎,探索出技术赋能、场景创新、生态共建的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助力素质教育新发展。上海市实验小学建立安全共享教室(体育课程信息化、安全体验课、童创科技空间);上海市金陵中学聚焦“推进数字化赋能”主题,落实“三个助手”常态化应用,组建核心团队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个助手”保障系统和教研训一体化运行系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上海之行,不仅是经验的汲取,更是信州教育工作者将上海经验转化为本土实践,“借他乡璞玉,琢本土良器”,通过理念浸润与行动转化双轨并行,努力提升信州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全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