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有着独特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历史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2-13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做好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推进产教结合,为学校、企业“双向赋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做好产业对接,优化布局,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将教育链与产业链做好衔接,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发挥职业教育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的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生力军,续写出更多的工匠精神。
做好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培育高素质人才。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继续深化“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机制,探索高水平高职院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优质中职学校优势专业举办高职教育。古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发展中,要将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其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较大,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为职业教育的高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地各部门应从根本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宏观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从各地的政策举措来看,重视职教、发展职教的氛围正在形成,职业教育得到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要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更多的大国工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 刘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