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社区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我们应认真学习并贯彻《条例》精神,将其融入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是守护社区“绿色家园”、提升居民生态环境获得感的关键所在。
在社区工作中落实《条例》精神,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条例》内容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可以组织环保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开展环保主题的文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环保理念,让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其次,要积极推动社区环境整治。对照《条例》中关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内容,加强对社区内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污水排放等方面的管理。加大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的整治力度,改善社区的整体环境面貌。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化建设,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造林、花草种植等活动,增加社区的绿色空间,提升生态品质。
再者,要注重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条例》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树牢宗旨意识。社区应建立健全居民环保投诉处理机制,对居民反映的噪音污染、油烟扰民等问题及时受理、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居民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此外,社区还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落实。同时,加强与其他社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和做法,共同提升社区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条例》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其落实到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每一项工作中,从点滴做起,守护好社区的“绿色家园”,让居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幸福生活,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社区力量。(林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