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安徽省太和县清浅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聚合力、补短板、促提升、抓落实,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绘就”幸福图景。
多方参与聚合力。太和县清浅镇以村为单位进行网格化包保管理,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户包自家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的“四包”责任制度,定人、定时、定思路,倒排工期、高位推动、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8个村之间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评比,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确保村村有行动,村村见成效。
聚焦问题补短板。太和县清浅镇紧扣“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本着“不放过一个盲区,不留一个死角”的原则,紧盯各村乱堆乱放、残垣断壁、卫生死角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全方位”排查,做好台账登记工作,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以及整改措施,实行逐点销号制,切实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片”的良好氛围,从源头消除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整合资源促提升。太和县清浅镇遵循“美观+实用”的原则,发动广大群众充分利用自家闲置土地或现有果园、菜园、花园进行布景点缀提升,利用废砖、旧瓦、竹子、废旧轮胎、石磨等闲置材料,在自家房前屋后零星地上精心打造美丽特色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使群众家中多年堆放不用的废弃物变成一件件工艺品,随处可见的烂砖瓦片变成一道道风景线,真正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出门入园”。
破除陋习抓落实。太和县清浅镇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利用乡风文明“红黑榜”进行管制约束,积极引导群众破除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垃圾等陋习,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做好“里子”工作。此外,常态化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通过文明示范带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公共保洁意识,以家庭“小美”促乡村“大美”,实现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努力构建“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做好“面子”工作。(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