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内涵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们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自然是永恒的奇葩。她捏造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风姿;她绘制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别致风景;她雕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山河。人类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自立自强于天地之间。
自然赋予人类生命。她为我们嵌上一对宝石,使我们能够感知自然的节奏、感受生命的跳动。走进自然,你可以听到小鸟鸣叫的“叽喳”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你可以闻到玫瑰、茉莉沁入心脾的芬芳。自然,她为我们调制出奇妙的香气,使之心旷神怡。她教会鸟儿唱歌、教给溪流作曲,让我们聆听到动人的旋律,使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地球万物,芸芸众生;人与自然,相惜相依。两者理应和谐共存、互惠互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说明了自然界不依赖人类而具有内在的创造力,它造创了地球上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然而,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毫无制地节索取,乱砍滥伐,乱食野味,破坏生态平衡,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享乐,沙尘暴,传染病,温室效应等问题接踵而至,最终遭到自然的报复。最后一条长江白鲟没能走到2020年;澳大利亚的鸭嘴兽也濒临灭绝;北极在十年后恐将夏日无冰......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保护自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才能更好利用自然。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我们应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改造,和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人类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让生态串联、生命相依的共同体得以在宜居宜业、宣游宜商的美丽家园中释放“绿色福利”。而要盘活山水林田湖这个生命共同体,单靠某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天地万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局面,只有各个企业,每个公民主动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才能真正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在品味书香的同时,感悟自然的沧桑,引领更多人理解:人与自然和睦,人类定会受益,自然也必将成为人类永恒的奇葩。让“美丽中围”成为人与自然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和执着追求。(杭州景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