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新时代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新风尚

2020-08-26 11:11:59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他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做起,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新风尚成为全民共识。

破旧立新,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小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洪灾等突如其来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创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环境。

居安思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蕴含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大智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我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文明健康的生活,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蔚成大观,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励精图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好生态发展道路,要有长远的目光。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只顾经济的发展而破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优美适宜环境与富裕生活可以共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也可以并行不悖。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培养全民节约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久久为功,守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尺寸之功,方能成千秋之利。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一些城市饮用水不安全、大汽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问题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充分利用科学环保的决策方式,集中力量整治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的环境问题,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民生福祉,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中共海北州委组织部 李晓明)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