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甲子,发展越千年。202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盛典在布达拉宫广场回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庆典的历史性场景,昭示着党中央对雪域高原的深切关怀。从1965年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到今日地区生产总值较1965年增长154倍、人均预期寿命达72.5岁、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壮丽画卷,西藏用60年光阴书写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沧桑巨变,既是中国共产党治边稳藏战略的辉煌实践,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诠释。
“北斗星”定航向,筑牢共同体根基。西藏巨变的根本密码,在于党的治藏方略始终高擎信仰火炬。“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游行彩车上的朴素箴言,道出了雪域高原的精神内核。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以“五史”教育厚植家国认同,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消融交流壁垒,以藏传佛教中国化实践促进宗教和顺。当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在西藏各级人大占比达89.2%,当对口支援政策让长江黄河水润雅江,西藏用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的铁的事实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雪域高原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复兴伟力的“同心圆”。
“四大事”破困局,重塑现代化路径。西藏腾飞的实践密钥,在于精准破解边疆发展的特殊命题。从“荒芜村落人烟稀”到“复兴号”飞驰天路,从“随风满地石乱走”到“晴空绿树连山翠”,西藏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纲,蹚出一条高原特色的现代化新路。交通动脉贯通千年冻土,12万公里公路织密“高原血管”,183条航线架起“空中金桥”,“电力天路”点亮牧区帐篷,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彻底粉碎“孤岛”宿命;绿色产业激活内生动力,清洁能源基地赋能国家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彰显藏地魅力,数字经济联通全球市场,九大产业协同推动GDP增速常年领跑全国;生态屏障守护文明根脉,50%国土纳入生态红线,47个自然保护区构筑生命方舟,森林覆盖率升至12.31%,让“亚洲水塔”永续流淌绿色财富。当农牧民人均收入较1965年增长199倍,当“生态饭”成为最普惠的“幸福不动产”,西藏用实践宣告边疆现代化不是内地的翻版,而是人与自然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崭新范式。
“大融合”创未来,彰显中国式智慧。西藏启示的世界意义,在于为人类文明贡献东方智慧。西方某些势力曾预言“西藏文明必将消亡”,但现实却是非遗技艺在校园传承、藏戏歌舞借数字技术焕新、唐卡艺术随文旅产业走向世界。当国际观察者惊叹“高压电网覆盖无人区”“雪山与5G基站同框”的奇观,当雅鲁藏布江水电梯级开发兼顾生态保护与能源革命,西藏以铁的事实击溃谎言:真正的文明守护不是标本式封存,而是在创新中激活基因、在开放中延续血脉。西藏60年巨变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普世价值——尊重差异而不强化对立,促进交融而不消解特色,让多元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熔炉中淬炼出璀璨光华。(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