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以监督底色绘就基层生态答卷

2025-05-20 08:41:52 | 来源: 厦门市同安区祥和街道瑶头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与《关于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释放出党中央持续强化生态监督、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作为兼具纪检监察干部与驻村选调生双重身份的基层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需深刻领悟会议精神内涵,将其转化为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以监督护航发展,以实干践行使命。

督察巡视是高悬的“利剑”,剑指问题、直击要害,为基层发展校准方向。就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而言,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在驻村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些乡村曾因生态破坏导致土地沙化、水源污染,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质量,更制约经济发展。通过严格督察,能压实各方责任,让基层干部和群众都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有的村子过去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在督察推动下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体系,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色发展的脉搏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交织共融的康庄大道。这表明,以督察为镜鉴,绷紧生态保护之弦,方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让乡村成为山青为韵、水秀为脉、乡愁为魂的和美家园。

巡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的过程,本质上是为基层工作“清障护航”——上级机关决策越科学、作风越务实,基层落实就越顺畅,群众获得感就越真切。为何说巡视与基层紧密相连?从基层视角来看,部分生态政策之所以会“水土不服”,关键在于政策出台前没摸准基层实际,导致一些政策下到村(居)成为“夹生饭”,执行时处处碰壁,不仅浪费资源还寒了民心。巡视正是要聚焦这类政策落地的“中梗阻”,倒逼上级机关把调研脚步迈得更深、方案设计做得更细、责任链条压得更实。当上级机关带着问题沉到基层“解剖麻雀”,政策便有了“基层温度”,就像乡村产业帮扶从“一刀切”整改为“因村施策”,项目从“纸上规划”落地为“田间实景”,基层执行顺畅了,群众参与度自然水涨船高。本质上,巡视是打通“顶层设计”与“末梢神经”的关键纽带。它让上级机关以“基层视角”审视决策科学性,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实效,最终实现“政策制定有精度、基层执行有力度、民生改善有温度”的良性循环。用好巡视这把 “利剑”,就是要让每一项政策都经得起基层实践检验,让每一次部署都能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坚守人民立场的生动践行。

作为身兼纪检监察干部与驻村选调生双重身份的基层工作者,既是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也是群众利益的一线守护者,必须以双重担当响应督察巡视要求:一方面当好生态“守护人”,协助村里织密环境监管网络,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传播环保理念,引导绿色生活新风尚,对破坏生态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另一方面当好纪律“践行者”,严守行为底线,杜绝乱作为、不作为,以“事事落实到位、处处体现担当”的政治责任感推进工作。此外,还要架好“连心桥”,及时把基层实情与群众心声传递上去,为政策优化贡献智慧,让乡村振兴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从中央会议释放的强烈信号,到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督察巡视始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与“助推器”。以监督之“责”守护基层生态底色,以实干之“功”厚植发展底色,方能让乡村在绿色赋能中焕发新貌,让政策在精准落地中彰显温度。(柯佳颖)

责任编辑:江旭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