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处红色文化洗涤灵魂,一片片果园飘香沁脾,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如今,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田墩镇,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生态宜居、蓬勃发展的振兴画卷。
近年来,田墩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资源要素,聚焦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不断细化工作要求、优化工作方案、量化工作目标,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走出一条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特色之路。
擦亮红色“底色”,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景。该镇充分发挥“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优势,以七峰村为示范点,打造红色文化展示馆、七峰岩叶挺将军囚室旧址、叶挺将军广场、红军桥等红色景点,发展壮大红色旅游,擦亮红色名片。树立全区大旅游思想格局,联合望仙乡沙洲红军街、五府山共大园、湖村乡第一党支部,打造广信区红色旅游线路,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组织交流讨论、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看、听、谈”等方式感悟革命精神,将现场变为课堂、素材变为教材、讲授变为体验。通过在各村开设专题讲座、上门入户宣传、推荐红色书单、举办红歌会等举措,深耕红色课堂。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抗战老兵、革命烈士家属讲述长征故事,重温峥嵘岁月,发挥红色课堂、红色研学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2024年来,接待红色旅游人数1万余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余万元。
壮大产业“特色”,绘就乡村振兴富足图景。该镇按照“引商户、建基地、拓市场、促外销、带发展”的思路,紧盯破解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增强村庄自主造血功能、拓展收入来源目标,优化种植结构、整合土地资源、改变经营模式,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百亩无花果、百亩脐橙、百亩桃子等特色产业,千亩大棚蔬菜种植,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建强农业产业链,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按照“一产建基地、二产办加工、三产拓交易”的思路,壮大油茶产业发展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儒坞、长塘、东坑、黄坑等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建设2000亩高产油茶基地。打造家门口的来料加工厂,带动村民近1500人就业。通过“政府+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打响“田墩牛肉”特色品牌,带动70余家“田墩牛肉”餐饮店发展。
厚植文化“本色”,绘就乡村振兴淳朴图景。该镇从全国文明示范村黄坑村入手,宣传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周报月评、联席会议、红黑排名、群众评议、奖补激励等机制,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开展故事分享,设立善行义举榜,开设宣传栏,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多种方式,选树身边好人、弘扬善行义举、培育文明新风,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好事多办等健康生活习俗,深入宾馆、酒店、小餐饮店等张贴“反食品浪费消费提示”“拒绝粮食浪费”“光盘行动”等宣传海报,在餐桌摆放光盘行动宣传牌,推动乡风文明落地生根。建立“田姐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志愿队伍19支,共有志愿者80人,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年来,开展送教上门、夜间巡逻、关爱老兵、爱护环境、文艺汇演等志愿活动50余场。(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