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立足“古滕善国”发源地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古滕善治”社会治理工作品牌,通过“党建引领、创新机制、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四大举措,不断提升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文明的美好家园。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充分发挥镇党委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镇—村—网格”三级联动机制,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活动,增强党群干群凝聚力;推行“党员示范岗”制度,在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
创新机制,搭建协商议事“连心桥”。依托“善商量、善服务、善读书”三大协商议事平台,姜屯镇创新实施“3+”工作法,邀请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职能部门,聚焦民生实事、发展难题开展面对面协商。小到邻里纠纷,大到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每一个议题都从群众需求出发,通过“有事好商量”的方式找到最优解,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被重视、被回应。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新引擎”。以镇村两级社会治理融合平台为依托,将网格化管理融入雪亮工程、矛盾化解、法律救助等各项基层服务全过程。充分发挥89名网格员“一日三巡查”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涵盖“人、房、地、事、情、组织”6大要素的网格化基础信息库,通过数据分析排查潜在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确保全镇安全稳定。
多元共治,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文明家风等纳入积分体系,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参与热情;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组建矛盾调解队、平安巡逻队,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关爱帮扶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