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勤学习,能作为,破解基层干部“本领恐慌”

2023-12-25 08:44:15 | 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街道滨海社区

《左传》有云:“内外兼修者,方得风清器正”,寓意是人的修养要从内外两层全面提升,方可表里如一、清风自得,得到尊重与认可。随着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干部要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谆谆教诲。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均已发生变化,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破解“本领恐慌”,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而年轻干部是这份事业永续发展的后劲和希望。他们正处于事业、生活的起步期,虽然年轻气盛有活力,但也存在着社会阅历、实践历练的相对不足。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迭加速推进,新变革、新挑战、新机遇瞬息万变,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时刻保持清醒认识,持续提升学习能力,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跑好青年一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阅读和学习《“内外兼修”激励基层干部》这篇文章,受益匪浅,启迪深远。如何激励和提升基层干部的各项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内外兼修”正是答案。“内修”需要我们勤于学习,在信仰和方法的指导下,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各项能力水平;“外修”需要我们有所作为,激励干部能实干、大胆创,同时也要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怀、能容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坚定信仰、明确方向是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基本前提。要坚定信仰和理想,确保政治过硬。信仰是引领人生的灯塔,理想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有了信仰和理想,基层干部才能明确方向,这是“内修”的基本前提。追求实现理想,要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义,为党和人民多干事,不能过分追求个人名利。这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理想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轻则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重则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在坚定信仰和正确方向的引领下“内修”,广大基层干部学习、生活有了根本动力,为人处事有了精神支柱,打心底的不畏惧“本领恐慌”,因为信念坚如磐石。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是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核心关键。信念坚定了,方向明确了,专业学习和训练就开始了。“学而不思则罔”,基层干部要增强学习意识,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勤于思考,深入调研,通过阅读、培训、研讨会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与此同时,“思而不学则殆”,基层干部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改进,通过写工作日志、学习主题教育、反思总结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思考过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总之,不断学习、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勇于实践和加强团队协作来“内修”,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是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根本注脚。“内修”是有担当的宽肩膀,“外修”是能成事的真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得怎么样,实践来检验。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有着事情杂、责任大、任务重的特点,广大基层干部唯有实干笃行、奋楫争先,杜绝“摆烂躺平”,大胆鼓励“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实践开拓,提高履职能力,优化考评体系,才能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企服务、基层治理有所作为。实干笃行、奋楫争先,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提高关怀、容错纠错是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保障。激励基层干部“内外兼修”的同时,也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关心关怀基层干部,加大福利保障,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工作、主动担当,激发出活力,激励出有为。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正在爬坡过坎,社会治理也面临更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敢闯、敢试、敢担当,需要精准的容错纠错机制,要以组织担当来促干部担当,持续深化容错纠错工作,让基层把握原则前提下放开手脚敢于尝试,是打好“内外兼修”的组合拳,破除“本领恐慌”的重要保障。

内外兼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勤学习,能作为,破解基层干部的“本领恐慌”。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广大基层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带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勇往直前,真正做到总书记强调的“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克服心里的“畏惧感”,积极学,到业务的一线“大胆”练,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终身学习,锤炼过硬本领披荆斩棘,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郑凯鸿)

责任编辑:晴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