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扎实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工作

2023-07-28 11:49:39 | 来源: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民宗局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念好“融”字诀,促进思想融入、服务融情、全域融合,努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格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思想融入,把准共同体意识“方向标”

(一)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娃娃心中生根发芽。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在全县903所中小学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严格落实各阶段教学课程内容和“十个一”工作措施,教育引导36.56万师生自觉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促进者和践行者。

(二)全方位常态化开展社会宣传教育。以“小广场、大喇叭”推送民族团结宣传内容250余条,开展送戏下乡86场次,印发示范县创建倡议书28万份、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18万份。3.76万党员在1200余场党史学习教育读书活动、724场宣讲团宣讲、262场驻村工作队宣讲中,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夯实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三)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族团结纳入全县56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内容,通过开展160余场次专场文艺演出、3.5万场次主题实践活动,让“三个意识”“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二、服务融情,架起共同体意识“连心桥”

(一)贴心服务。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建成1个县级、30个乡镇(街道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6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县乡村三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

(二)暖心维权。构建民族工作“县+乡镇(街道)+站长+群众”四级网络,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长”制度,组建“同心共筑中国梦”微信群,为各族群众提供暖心服务,群众辛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温心解忧。2个流动党工委、5个劳务输出工作站聚焦60余万外出务工群体,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服务、有技术、有品牌就业,扎实做好稳岗、转岗、维权等服务工作,推动务工群众生活上、工作上、心理上融入输入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促进两地之间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入。

三、全域融合,绘就共同体意识“同心圆”

(一)组织就业培训。开展各类培训12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907人次,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164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拨付创业贷款2940万元;发放333贷款164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70.0856万人,实现务工收入330亿元,以劳务协作努力实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二)搭建交流平台。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00余场次,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牢牢扎根各族群众心中。

(三)拓宽实践渠道。在大古里欢乐城创新设置“我与国旗同框”,1.5万人次参与民族团结誓词宣誓和万人续签活动;党员干部、群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活动70余场8000余人次;成立了易迁社区创建联盟、学校创建联盟、医共体创建联盟。全面搭建平台载体推进全域创建,促进各个行业、领域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亮点。(李群)

责任编辑:上官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