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拉村在奎香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为统领,以“五家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开展文明村创建,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大抓人居环境提升,大兴农村文明之风,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家园,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黑拉村位于奎香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西北部,东至奎香乡处乐村、南至奎香乡安乐村、西至龙街乡恒底村、北至奎香乡仙马村,辖2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257户5624人、常住人口1106户5224人,主要为汉族、苗族、彝族。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玉米、土豆等,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辣椒、酥麻、豆类、瓜菜等。
“富在农家”增收入
面对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实际,黑拉村立足实际,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在巩固发展种植玉米、马铃薯、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培育烤烟种植、黄牛养殖、劳务经济三个主导产业。组建了黑拉村集体经济公司,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引资成立了烤烟、肉牛养殖等专业合作社,辐射和带动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1875亩,覆盖农户228户,实现产值276万元;肉牛养殖产业初具规模,预计通过2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可实现全村有劳动力家庭肉牛养殖全覆盖。同时,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有序转移青壮年外出务工,通过引导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乐在农家”爽精神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黑拉村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和挂钩帮扶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文体设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新建了村级文化广场1000余平方米、活动室600余平方米,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广场舞、篮球、阅读等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农闲时不再流向牌桌子、洒坛子,给群众提供了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立规矩。大力开展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和“自强、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遵守法度。”同时,邀请彝良县妇联、文明办等部门到黑拉开展文明礼仪、勤俭持家等培训,革陋习、树新风在全村逐步兴起。
“学在农家”长智慧
“治穷先治愚,治愚必重教”。黑拉村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并对大学生家庭给予鼓励和奖励。同时,在村级文化活动室设立了阅览室,依托乡村阅览室,以党课形式不定期举办讲座、培训,开展农村政策宣讲、适用技能培训及科技知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让群众在参加学习,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增长知识。加强村级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培养群众阅读习惯,让群众在阅读中修身养性、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反对迷信,尊重科学。
“美在农家”展新颜
为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黑拉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从一家一户开始,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在全村开展了农村“七改三清”行动,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机遇,大力推进农村改路、改圈等工程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极大改观。2017年,得到上海新沪商和兴业证券公司的结对帮扶,其中上海新沪商投入帮扶资金1500万元,建成了黑拉罗寨安置点;兴业证券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建成了黑拉村提灌站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5000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立了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进行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并以党员服务日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开展清垃圾、清路障、清河道、清田园活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庭院美化绿化,全村呈现出红果绿树满山头的景象。
“和在农家”保安康
从引导群众追求安康出发,教育群众讲美德、守法度、敬父母、抚小幼、夫妻和、邻里睦,深入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相帮”示范户创建和评选活动。同时,村里还成立了义务治安巡逻队,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近年来无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一幢幢洁白干净的房屋,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绿化树,一块块整齐规范的蔬菜地、一张张幸福美满的笑脸……和谐之美正在黑拉村展现出无穷的力量。(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 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