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忻州:石缝生金!忻府区刘家山村荒山种酸枣 青山增绿富乡亲

2025-05-09 19:07:35 | 来源: 山西省忻府区刘家山村

荒山披“甲”种酸枣 小山村走出振兴路

在忻府区董村镇,有这样一个曾经默默无闻、依赖传统种植的小山村——刘家山村,如今正凭借着一场“酸枣革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因地制宜,荒山变“聚宝盆”

刘家山村立足当地6000多亩荒山林地的资源优势,以村集体牵头,采用“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酸枣规模化种植,让曾经的荒山逐渐变成了村民增收的“聚宝盆”。

春忙育苗,技术作支撑

春末夏初,走进刘家山村的酸枣育苗基地,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温室育苗大棚在黄土坡上熠熠生辉,犹如披上了银灰色的铠甲。大棚内,首批栽种的酸枣苗在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奋力生长;露天育苗区里,十几名工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手法娴熟地将一粒粒酸枣种子细心埋入土层。“种籽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得适度,大概就是1厘米左右。”一位村民一边忙碌一边介绍道。在平整的育苗盘前,浇水、上籽、覆盖、搭小棚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人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新一轮出苗。

这份如今的忙碌与有序,源于刘家山村提前两年的精心规划。两年前,村集体便派人前往河北邢台酸枣基因库实地考察,同时积极储备技术人才,为酸枣的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党支部书记刘宏伟自豪地表示:“规模化种植酸枣,我们在当地算是第一家。从前两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人才储备,安排退役军人担任技术员,现在我们掌握的酸枣种植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产业赋能,经济新增长

酸枣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刘家山村产出的酸枣,其酸枣皂苷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同类产区,并且具备耐寒、抗冻的特性,非常适合在当地的丘陵坡地生长。近年来,酸枣市场价格稳定在8元至25元区间,为特色种植提供了可持续的经济支撑。基于此,村集体将酸枣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核心项目,通过规模化种植,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带动村民收入实现螺旋式增长。

“从育苗到栽培、采收,每年能解决本村50 - 60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老百姓利用林地种植,从第二年开始,每亩地可增收6000元,第三年能增收1万左右。”刘宏伟书记介绍道。

全链布局,未来更可期

目前,全村已培育酸枣苗200万株,种植总面积近6000亩,种植范围覆盖原平、忻州及本村等多地。不仅如此,村里还将同步启动加工厂房建设,着力打造育苗、种植、加工全链条产业布局。“今年计划种植300亩,建设一座加工厂房,后续加工出来的酸枣仁直接对接华北药厂、以岭药业等大型药企。”刘宏伟书记说道。

未来,刘家山村将进一步深化与大型药企的合作,持续推进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加工体系打造,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动能。让小小酸枣真正蜕变为“黄金果”,串联起从田间到药厂的全产业链,实现村集体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增长,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新图景。(张晋荣 李冬梅)

责任编辑:闫乾易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