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现已经成为趋势,随着农村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农业老龄化更是严峻,但农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偶里乡现有人口共3019户12732人,其中18-60岁劳动力共有7284人,此阶段劳动力在乡内从事农业生产共815人。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壮年劳动力仅占全乡人口比例11.2%不到,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已经显现老龄化,农业生产基本只是能够保证自家生活所需。
二、形成原因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是问题关键。一方面是我乡山林耕地少,且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事农业生产投入高,产出低。另一方面农业风险较高,许多返乡创业的年青人,也抱着发展家乡的愿望而归,但很多人因为资金或技术等原因失败,而他们的失败形成了负面效应。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工业工资水平和农业劳动收入之间的差异明显,而且工业生产时间固定,基本不受气候与环境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农民工工资上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将是必然趋势。
三、对农业的影响
1、土地资源浪费闲置严重,现在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因为劳动力与交通等因素,而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秋冬种面积相当稀少。许多农户种粮就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口粮需求。加上我乡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而农村的现状却造成了部分耕地资源闲置浪费,如何利用好土地资源将是未来的关键问题。
2、农业实用人才十分稀缺,农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得农业劳动力也面临着后备主体的潜在缺失。很难把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农村来,后继乏人是农业生产的潜在威胁。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与机械设备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而有技术的人才却因各种原因不愿返乡创业。
3、固有思想影响土地流转。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老年人对土地保护意识根深蒂固,对土地资源利用相对十分保守,土地流转存在巨大困难,很难将分散于众多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
四、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积极发展农村优秀人才。高度重视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注重依托本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实践中吸收和培养出一批擅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乐于带领群众的致富人才。让农民在家附近就能得到足以支持家庭开支的收入,把青壮年留得住,住得稳。
1、积极流转,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留住青壮年,首先要解决的是劳动力收入问题,就必须有稳定的务工渠道,而我乡的地少人多,零星分散,无法形成产业与品牌的优势。所要积极流转土地,充分利用好有限土地资源,在土地上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创业增收,让优秀带动力量传承下去。
2、夯实基建,筑好金巢穴引得凤凰归。偶里乡土地存在几个问题,如: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土地板结,泥脚深、基础设薄弱等,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的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解决水、路等问题之后,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会带着他们的技术与资金回乡创业,毕竟这里是他们出生与长大的地方,也解决农业老龄化的关键一步。
五、总结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它的稳定发展是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积极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确保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迫切任务。
农老龄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及时做好问题分析,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应对,做好远景与近景规划,一切工作都按照既定的步伐行走,为建设美丽乡村共同努力。我相信未来农村的建设会越来越美好。(偶里乡人民政府 吴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