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村,“早晨的太阳”,一个美好的名字,她位于大六号镇东南部,地处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以及行路难、缺水难等问题,使得晨阳村一直以来处于深度贫困之中。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问题,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个承诺都要兑现。”消除贫困,事关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中国一定要用中国式的方法来独特巧妙的解决这个问题。
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是迈向幸福的第一步。晨阳村是全旗深度贫困村之一,为了脱贫摘帽,全村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配有帮扶负责人、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包片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战略思想,因地制宜的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每户建立明白卡,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因人而异,以“五个一批”为原则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帮扶责任人每月对贫困户访问不少于2次,帮扶责任人认真宣传扶贫政策,制定脱贫计划,加深了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之间的感情,消除了不满情绪,增加了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贫困户不但得到资助,更感恩于党的好政策。
只要不懒惰 生活肯定越来越好。解决贫困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但是只有找到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才能彻底挖掉“穷根 ”。如果晨阳村紧紧依靠农民自产自销,那么走向小康之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政府担保,贫困户贷款入股华盛公司,每年分红29万元,入股祥辉种植合作社,贫困户每户分红100元,26户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发展种植业无任何风险,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除此之外,2015年争取项目扶贫资金100万元,打机井四眼,增设变压器四台,并配套地埋管道发展膜下滴灌800亩,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没有人应该注定贫困 ,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贫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首先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对贫困户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扶贫,帮助他们摆脱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与此同时,为推动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同步完成,晨阳村实施文明乡风宣传行动、实施志愿服务帮贫行动、实施文化惠民行动、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先进典型树选行动、实施教育技能培训提升行动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脱贫攻坚虽然结束了,晨阳村也顺利摘掉了旗贫村的帽子,但是帮扶不会戛然而止,仍然有大量工作人员驻村,乡村振兴的序幕才缓缓拉开。我们相信,更多感人的故事仍然发生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号镇人民政府 岳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