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大黑沙土镇芷笈滩村是国家级定点观测村,农牧业主导产业以种植糖菜、玉米、马铃薯、蔬菜和养殖牛羊为主。该村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做实特色产业,稳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推进“水改旱”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饲草补贴和养殖有机结合,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形成整齐划一的网格化特色农业种植区,共建设旱作稳产田730余亩,二是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业,通过京蒙帮扶项目,建设的蔬菜塑料大棚16座、温室大棚7座。利用今年整合资金新建蔬菜塑料大棚13座,并配备价值3.7万元耕种机械1套。三是发展规模养殖业,规划新建养殖规模可达200头左右的养牛场1处,并实施集中管理、分户饲养、镇村互补,村镇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加快农户致富步伐,带动农民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四是借助光伏扶贫收益,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提质上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助推大黑沙土镇产业振兴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乡村振兴环境。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巩固原有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要突出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要发展庭院经济,结合美丽乡村家庭建设,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绿色、有机、无污染瓜果蔬菜产业。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整治活动,通过“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挂牌激励示范机制,营造干净整洁庭院生态环境。做到林、草、果、粮全面开发。二是要做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加大垃圾箱和垃圾清用车的配备规模,已投入垃圾箱48个,清运车18辆,自吸清扫卫生车1辆。利用公益性岗位,安置清洁工9人,以定时不定时的方式,在每月5日、15日、25日,在全村集中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形成社会、生态、经济“三效合一”的综合性效益。
拓展本地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振兴实力。依据本地文化传统习俗,挖掘群众的文化潜力,打造本地特色文化。一是要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充分利用村委会群众文化活动室各种设施,动员本村秧歌队、健身队,开展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组建业余文艺演出队或邀请乌兰牧骑歌剧团到村演出,做好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群众性文化演出活动。二是要发挥文化书屋平台作用,,进一步开阔村民视野,提高村民素质。草原书屋现有36类、160余册。三是要搭建互助知晓平台,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畅通宣传途径,搭建村民相互讨论、互相谈心平台,使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实现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通过爱心超市,累计发放14000元的物品,极大地鼓舞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内蒙古商都县组织部 范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