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实施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保障搬迁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完善安置点功能布局,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和就业带动,有效拓宽收入渠道,带动更多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进一步提升小区的入住率,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一是精准做好技术扶持。入村入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数量、就业愿望、技能需求等信息采集,根据梳理汇总结果,建立就业需求台账,统筹资源、“精准滴灌”,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二是精准做好就业扶持。鼓励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户在安置点周边务工,通过脱贫车间、城内企事业单位打工、县内外务工、自主择业等多种形式达到稳定收入,其中,脱贫车间就业28户28人、企事业单位就业96户161人,县内外务工376户595人,自主择业88户135人。
三是精准做好公益岗位扶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为因家庭或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且能胜任相应岗位的易地搬迁户提供公益性岗位,给想致富、肯吃苦、能奉献的贫困户搭平台、找机会,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设置护林员、保洁员、保绿员、物业、治安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355个,搬迁贫困户人均年收入4000元。
四是精准做好资产收益扶持。商都县通过依托经营规范、效益好、信誉度高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搬迁贫困户将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注入龙头企业,注入的资产每年按6%的收益率发放给搬迁贫困户。
五是精准做好社会兜底扶持。将无劳动能力的搬迁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无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基本生活完全有保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组织部 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