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丰镇市元山子乡党群服务中心以传承老区革命精神为动力,以“五个三”为着力点,坚持“放管服”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
整合资源。元山子乡党群服务中心梳理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相关服务事项,梳理出18项公共服务事项、33项“四办”服务清单,设立6个服务窗口。自成立党群服务中心以来,设立乡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9个。设立涉农、惠农一卡通,三资代理,民政、残联事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计生服务和综合服务窗口6个窗口,综合服务窗口涵盖退役军人事务、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系、服务党员和帮办代办四类业务,形成日常服务为主,帮办代办困难党员群众,自愿者上门服务协同发展,织密乡村两级网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宣传先行。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已来,乡党群服务中心为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沉浸式教育服务,革命老区纪念展厅、两“故居”及革命烈士纪念塔共为全市机关团体服务50余次,1000余人。通过讲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丰镇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丰镇地区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传承了“老区”红色基因,凝聚了共同力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推行“三治”社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理”体系,将家风、公约、老区革命精神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成为元山子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风尚。全乡老百姓在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指引下,自主来到革命老区纪念展厅、胡一新故居、刘耀宗生平陈列室等红色纪念场馆参观游览,传承“丰东”精神。
强化服务。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入田间地头,在清明时节,宣传推行文明祭祖行动;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党员先行,以致老百姓一封信的形式,宣传引导群众正确应对自然灾害;在冰雹灾害后,自愿者帮助老百姓确认受灾庄稼种类、面积,准确止损。报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及时公开。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三务公开”专岗,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党务”、“政务”、“财务”在“三务公开”网站、公开栏及时更新内容;坚决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用好老百姓赋予每一项的权利,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同。(内蒙古丰镇市元山子乡党群服务中心 苏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