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川商总会联合眉山市人民政府、川商总会团体副会长单位主办的“2021川商商会会长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活动以“我的家乡我振兴—凝心聚力共奋进同心同行向未来”为主题。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深圳市等全国30余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以及英国、泰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国家的近百名川商商会会长、优秀川商企业家代表共聚成都,共谋家乡振兴,共享四川机遇。
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平森,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孙宁,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纪云文,眉山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黄河,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力,以及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川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罗相斌、王小东、刘上源、刘达平、李凤春、何凯、寇学文、熊宗友等嘉宾出席大会。我会会长陈琼芳、副会长、党总支书记谢文军、秘书长刘明德出席大会。
刘永好表示,今年川商面临了很多挑战,越是艰难的时候,广大川商越要有信心,越要去洞察和把握时代的趋势、捕捉发展的机遇,锤炼企业的韧性,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他提出,川商要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重点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川商返乡发展等机遇,要夯实自己的底蕴,努力做“团结川商、创新川商、责任川商、文化川商”,为国家、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扎起、雄起。
黄河在致辞中表示,川商企业家笃思前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成就了新希望、通威等一大批全国全球知名企业,在国内外打响了川商的字号。当前眉山正按照省委赋予的发展定位,奋力建设全省开放发展示范市。希望大家衣锦还乡,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眉山将提供一流服务,营造一流环境,期待与每一位川商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鲁力在城市推介中介绍道,眉山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大引领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医药三大特色产业。他表示,眉山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极有活力、极具潜力、极富商机的投资热土,发展优势尽显,其势已成。希望大家来眉兴业,共同发展。
“成就川商,繁荣家乡” 川商商会会长“有话说”
在四川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上,6位来自吉林、上海、西藏、河南、俄罗斯的川商商会会长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成就川商·繁荣家乡”发表了见解和看法。
北部地区代表
吉林省四川商会会长刘上源表示,近三年来北方籍川商商会合力为四川各地市州招商引资落地超过200多家企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未来计划推动干细胞、医美、大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四川各市州的落地。
南部地区代表
广东四川商会会长熊宗友表示,川商要团结一致,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资源链接整合,促进川商加快返乡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川商力量。
东部地区代表
上海市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金克森从三方面分享了商会建设经验。一要通过党建引领,使商会和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二要汇聚服务资源,助力企业成长,面向基础会员扩大深度和广度的服务。三要在返乡兴业创业、精准扶贫、出货出川等方面付出实践,为家乡振兴助“一臂之力”。
西部地区代表
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会长林春福表示,西藏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又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企业家的抗压能力和转型升级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但相信在家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川商同仁们的关心与支持下,西藏四川商会将抓住机遇,团结引领广大区域川商,为繁荣家乡、推动家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部地区代表
河南省川渝商会会长薛荣就引导和助推川商返乡兴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信息更畅通。增加更多渠道、方式,让川商返乡发展了解四川的信息。二是政策更优惠。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好相关补助政策。三是投融资更便捷。发挥引导基金作用,让更多川商返乡投资兴业。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希望家乡党委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人才力度。
海外地区代表
俄罗斯四川商会会长曾爱国表示,虽然现在国际环境严峻复杂,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合作潜力,特别中俄在高科技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全球川商要加强交流合作,抱团发展,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同时,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海外商会的“桥头堡”作用。
在自由发言环节上,川商总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四川商会党委书记、会长刘达平、辽宁省四川商会会长李凤春、贵州省四川总商会执行会长何凯,北京四川企业商会会长刘东海纷纷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川商企业家示范引领作用,也提供了一批有思考深度、有实施价值的“金点子”。
启动“评选”发起“倡议” 百名川商为振兴家乡“扎起”
为弘扬新时代川商精神,凝聚川商力量,展示川商风采,树立川商榜样,传播正能量,激励广大川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当先、担当作为。大会现场,张平森、孙宁、纪云文、刘永好共同启动了“川商先锋商会系列评选活动”。活动由川商总会发起,评选“川商商会先锋集体”“川商商会先锋人物”两大类,参评对象为川商总会团体副会长单位的商会或商会企业家。
共绘锦绣巴蜀新画卷、同启美丽四川新征程,这是巴蜀儿女的抱负和使命。会上,近百名川商企业家向海内外川商发起“我的家乡我振兴”倡议,并在倡议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倡议书上提到,争当振兴家乡力量的凝聚者,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争当建设家乡事业的奋斗者,致力打造绿色生态的现代化美丽家园;争当宣传家乡美好的代言者,不断提升四川知名度和美誉度。
川商总会成立5年多来,致力打造全球川商共同的价值平台和精神家园。新五年,新思路,新方向,川商总会又将如何构建商会生态圈,赋能川商新发展。川商总会执行秘书长唐俊表示,今后川商总会秘书处将做好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服务。着力打造“政会企”跨区域、多层级、网格化同频共振的新型政商网络,牢筑川商底色,构建品牌、学习、智库、维权四大价值载体,持续推动商会服务创新,塑造商会服务典范。川商总会还将正式推出“投资未来·青蓝接力成长营”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计划。
会后,川商日报对我会会长陈琼芳及我会党支部书记谢文军进行了独家专访。
川商日报记者就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投身乡村振兴等问题发出提问,谢书记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到2020年,已初步构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国家的政策好,四川的发展形势好,对于我们商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异地省级商会,如何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要课题,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六点做起:一是作为川籍民营企业首先要把握时局,把握大势,顺势而上,顺势而为,发挥先锋和带头作用,积极投身振兴乡村事业中去;二是要发挥好宣传员的作用,为四川乡村振兴摇旗呐喊,把我们四川人民政府,好的营商环境、好的扶持政策、好的投资环境、好的投资项目宣传出去;三是指导商会成立“振兴乡村”相应机构,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四是要加强人才储备,“振兴乡村”项目人才培养要遵循“宁可人才等项目,也不能项目等人才”的基本方针;五是要结合四川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势,加强特色农业、农村项目的研究设计;六是作为商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把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引进来,把转型发展地区的优势资金引进来,行程联盟,带领当地民营企业、优势项目参与四川乡村振兴项目,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打造“振兴乡村”的航空母舰。
当谈及企业将怎样立足自身优势,抓住转型发展的机遇,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时,谢书记表示:“自2011年组建山西省四川商会以来,有1800余家企业踊跃加入商会。作为会长单位企业和组建山西省四川商会的发起人,商会的资源就是企业的资源,商会的优势就是企业的优势。2021年7月,在晋、川两地政府的指导下,秉承山西省四川商会“和睦相依、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回报社会”的办会宗旨,山西俸添带领团队,携手山西宝地置业集团、山西古交煤焦集团平定窑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川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巴蜀上永建筑劳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视达网络有限公司、喜临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返乡投资、创业,围绕“乡村振兴”的主题,推动四川美丽乡村的建设事业,在柏萃项目内筹建山西省四川商会总部基地。山西俸添和成都柏萃联合成立成都蜀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聚焦现有80亩区域,打造“柏萃·白居森林艺术庄园”项目。
该项目依托柏萃林盘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川西田园文化,通过改造和新建,植入休闲、观光、商务、会议、博览、度假、双创等现代功能业态,打造“林盘+旅游”“林盘+商务”“林盘+文创”“林盘+博览”等现代特色林盘。采取“大园区、小业主”的管理运营方式,聚集各门类艺术家,衍生产业喜好人群,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川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该如何应对?我会会长陈琼芳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转折之年,是迎接后疫情时代曙光的关键之年。放眼国内,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都始终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扎实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回看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功能完善、形态独特、连城带村的新型小城镇综合体和川西林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成都样板。
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要平衡好和保护好乡村原住人口与新进人口这两类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吸引各方人士投身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振兴主体结构。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平台,探索政企结合新模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目前的征地制度对农民的补偿方式单一,多数仅限于货币补偿,且补偿标准普遍较低,土地收益存在“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城市”的问题。此外,目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缺位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粗放、无序、碎片化问题,使得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土地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作为在晋川商、省级异地商会,我们要积极与政府联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发展新兴现代农业科技产业,促进激活乡村要素与城市资源高效融合,催生乡村产业重构、乡村聚落形态重构和乡村治理模式重构,切实有效地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最后,陈琼芳会长感谢川商总会为我们广大异地商会提供的优质平台与重要机遇,感谢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政策扶持。陈会长代表在晋川人祝福川商总会越办越好,祝福四川发展蒸蒸日上。同时她也表示将在川商总会刘永好会长的带领下,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川商、奉献三晋”的核心价值观,为晋川两地的发展持续奋斗。(杜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