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以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双涧镇党委坚持从严从实、管育并重,助力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实践中锻造“宽肩膀”,锤炼“真本领”,练就“硬作风”。
强化工作管理,促进扎根基层。按照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规定,双涧镇党委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日常打卡签到、请销假、早会参与点名制度,严格大学生到村时间和在村纪律。实行信息约稿制度,每周安排3名大学生,限定主题和内容,指导完成一篇高质量信息稿件或网评,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镇党委每月开展一次集中谈心谈话座谈交流会议,充分掌握大学生工作思想动态,引导其驻在村、谋在村、干在村。
强化关怀帮扶,促进能力提升。把大学生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参加各类活动,如镇村干部点名会、乡镇党校、红色教育培训、各类志愿活动等,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推行“3+1”结对培养模式,为每名到村任职大学生确定一个“导师团”,1名班子成员、1名包村干部和1名村党支部书记,思想上帮、工作中带、业务上教,确保积累经验、锻炼成才。
强化日常考核,促进工作实效。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对大学生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树典型、找差距,形成在工作中比干劲、在学习中比成绩、在服务中比奉献、在实践中比创新的氛围,不断激发工作热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将日常考核结果与大学生奖惩、绩效、提拔使用等挂钩,激励他们担当作为。
强化生活保障,促进安心创业。采取有力措施,安排好大学生的衣食住行,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随时解决大学生下村后遇到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镇组织办根据每月座谈交流了解到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状态,及时反馈到任职村,协助给予关心鼓励、解决生活困难。同时,对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及时列入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或者借调到镇直机关进行短期锻炼,对条件成熟的,优先提拔使用。(双涧镇人民政府 陆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