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内蒙古商都县拓宽绿色发展新优势打造增收致富新领域

2021-08-26 12:03:18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年来,内蒙古商都县建立健全与农民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建立创收新模式,产业聚合效应释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拓宽了农村群众增收渠道,形成主导产业与经营主体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原原种+马铃薯”模式“扩”收。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巩固传统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工作要求,商都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绿色+”特色产业加以重点培植,在实现马铃薯增收的基础上,采取种苗育苗的方式,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产值逾100万元。通过“原原种+马铃薯”生产经营,建立倒茬种植、土地充分利用的种植模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让科技优势实现更高产出,马铃薯种植铺成致富路,在原有的耕地面积上多产薯、多赚钱,形成了多点发力让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格局。

二是“村企合作”模式“稳”收。采取“大产业+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模式,培育出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大产业,实施了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项目,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新建高标准网棚150个,全部收入每年可增加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297万元,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年增收约460元,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一村一品”模式“增”收。按照“产业高效化、发展生态化、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品牌高端化”的要求,商都县以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多样、功能完备、集群高效”的高质量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格局。基地443个大棚可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8860万粒,可满足1.8万亩优质种薯繁育种植,为喇嘛板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园建设。(商都县组织部 贾晨辉)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