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的大党建工作目标,认真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总体布局,坚持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推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绘图作战,抓实重点工作。一是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开展“对标五强、提升五力”行动的工作任务,研究制定了《组织工作提升年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总体框架,逐项进行了细化,分步推进落实。二是举办了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智慧党建”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和“党群连心桥”平台的使用及推广等培训班,让每一名村干部知晓“岗在哪”“干什么”“怎么干”,强化村干部岗位意识,提升履职能力,着力打造干部职业化、工作标准化、能力专业化的村干部队伍。
强化为民服务,践行党的宗旨。一是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重点在县乡村(社区)进行组织实施。成立了由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商都县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商都县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的领导机构,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具体负责管理运行。按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文件要求,悬挂县党群服务中心牌子,对各功能室进行分类整合。积极筹备召开全县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现场观摩会,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采取试点先行、现场指导的措施,稳步推进。截止去年年底,10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已全部建设完成,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建成180个完成全县85%的目标。
创建党建载体,实现全面开花。通过“五到位、三规范、一推进”(网格设置到位、人员配备到位、待遇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体运行到位,规范职责、规范制度、规范联动共治,推进智能化建设)为基本模式,实现了县、乡、村、网格四级治理体系全覆盖,构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谐的治理体系。全县行政村划分了695个网格,其中设置总网格长212人、网格员732人,20个社区划分了156个网格,配置了281名网格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堡垒”建在工作最前沿,106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253个住宅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237个,通过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进一步筑牢疫情联防联控防线,让党旗在基层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注重培养方式,夯实堡垒根基。一是按照“一县一库、一乡一策、一村一簿、一人一档”要求持续推进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目前后备干部人选628人,其中:35岁以下173人,高中及以上学历309人,女干部72人,已全部登记造册并建立了工作台账,今年从后备干部中培养了79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补充村“两委”学历偏低现象。二是各乡镇在调整村“两委”干部时,将调整名单上报组织部,组织部严格按照联审工作机制进行联审,联审合格后,反馈乡镇党委进行发文任职,村支部书记档案必须在组织部进行备案管理。三是利用主题党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确保把《条例》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切实增强干部、党员对《条例》的领会度。
党员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全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指导联系点党建工作,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目前,共深入联系点64次,宣讲政策35次,走访慰问各类党员、干部238名,解决困难问题75个。同时,以“暖心党建”为主题,建立在职党员常态化进社区报到制度,城镇社区设立联合党委20个、党小组73个,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98人,实现党建网格与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累计到社区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逐步形成了“工作在部门、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机制。(内蒙古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