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内蒙古商都县八十五号村“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2021-08-19 08:58:42 | 来源: 中廉在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村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品牌,让产业“旺”起来。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集中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让八十五号村的“内蒙西芹第一村”声名远扬,以西芹为依托,以点带面,积极发展莴笋、甘蓝、白萝卜等一系列冷凉蔬菜地理标志商标,增加产品知名度。将现有蔬菜种植面积效益最大化。同时探索培育水浇地改旱地杂粮杂豆种植作物品种,形成蔬菜、杂粮效益互补的种植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推动恒温库、产业园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脱贫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坚持“支部+合作社+农户”、资产收益和自我发展模式相结合,引导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融入产业链条。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整合盘活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增收,目前。进一步发挥好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帮助选取产业发展项目,加强技术指导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党建+人才,让队伍“强”起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全村在蔬菜销售上致富带头人原村支部书记冀永宏积极联系外省客商,每年种植户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将蔬菜外销多个省市,解决了销路问题。大力关爱本土种养植人才,让“土专家”做好传帮带,将他们的经验复制下去,让村里更多人成为种养殖能手。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让更多的种养殖户掌握发展产业需要的专业知识。此外,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外出创业青年返乡创业,发展“归雁经济”,鼓励各类人才回村创业。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党建+生态,让环境“好”起来。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摒弃陋习,完成农村改厕269户,给群众营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着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丽家园,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全村柠条、杨树、榆树种植覆盖率近30%,下一步将继续提高覆盖率。在种植上有效利用牛羊的发酵粪便有机肥,下一步再将卫生厕所的粪池粪便抽取集中处理发酵,为种植有机农产品奠定基础。

党建+文化,让故事“活”起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察汗淖尔作为古老的湖泊,养育了八十五号的村民,讲好察汗淖尔金马驹、宝鸡、自滚锅等关于八十五号村的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了八十五号村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曾经活跃着多名东路二人台艺人。传统剪纸艺术扎根农村,至今六旬以上老人在每年腊月还会亲自剪窗花迎新春。

党建+治理,让面貌“新”起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以综合治理为切入口,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发挥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由有声望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带领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成为群众移风易俗的贴身使者。在村组织的带领下,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装路灯71盏,在全村范围内亮化全覆盖。通过综合治理,唤醒群众主体意识,重塑乡规民约,重构社会秩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同时,综合治理还遏止了河道护坡乱耕乱种、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村庄内乱堆乱放,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婆婆、好媳妇、最美的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并用活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广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商都县委组织部 张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