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将军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双河镇河西村人,1913年,将军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然而,艰难困苦也磨砺出将军百折不挠、勇敢无畏的性格,1928年冬,他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屡建奇功,多次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奖。
1998年的冬天,深山中的金寨县双河镇大雪纷飞,滴水成冰。洪学智将军家乡的侄孙——洪贵柱先生带着自家的挂面、粉丝、鸡鸭等特产,从家乡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北京,踏上了赴京城的寻亲之旅。在洪学智老将军家中,洪贵柱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看着洪贵柱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洪学智将军心疼不已,说道,“我在这,什么也不缺,你来一趟也不容易,带着这么多东西多不方便啊,在村里干的还可以吧,有什么困难记得和爷爷说......”一字一句,肺腑之言,洪贵柱回道,“我知道您什么也不缺,但我想您离家乡有千里之遥,春天新茶出来了,我就想寄点给您尝尝,秋天的果子红了,我想您肯定盼望着吃到,冬天到了,我就想带点山芋、粉丝给您,这些特产没什么稀罕,但都是来自家乡,有家乡的味道......”洪贵柱临走时,洪学智老将军拿出自己用了10多年的军大衣,披到洪贵柱身上说,“你来一趟,实在没什么能够给你的,这件军大衣跟了我十多年了,质量很好,你拿去穿吧,今天冷,千万别冻着了”,这时,张文同志也拿来了装着日用品、鞋子、衣服等大包小包的东西,一定要让洪贵柱带回去,给家中的父老乡亲,她深情地说,“家乡现在还不富裕,带点东西回去帮衬一下乡亲们,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洪贵柱深知,洪学智将军虽然位高权重,可始终艰苦朴素,而这件军大衣,正是将军的心爱之物。回到家后,洪贵柱将这件军大衣小心地放入衣柜中,不忍有丝豪的磨损,冬天太冷,骑摩托车时实在冻得受不了,他才舍得拿出来穿一下。一段时间里,军大衣的故事在双河镇的大地上传颂着。作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洪贵柱将这件军大衣作为传家宝,经常教育孩子们学习上要刻苦,待人接物要真诚,工作中要不怕困难,要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今天,这件军大衣依旧完好地保存在洪贵柱老人的家里。他常常说,洪学智将军热爱自己的家乡,盼望着父老乡亲们早一点过上好日子,如今,家乡脱贫了,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所受的苦、所受的累。我们要像洪学智将军那样,一腔热血报效国家,满怀赤诚热爱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永远传承下去。(童月霞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双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