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丰镇市三义泉镇地处丰镇市西北部,产业以农牧业为主,耕地面积11万亩,大部分为旱作地,多种植玉米、莜麦、杂粮杂豆。因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近年来三义泉镇紧紧围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种植绿色、有机黄芪中草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业旺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三义泉镇通过引进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内蒙古元启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以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集体经济为载体,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撂荒地,种植多年生绿色、有机高品质药材,建立现代化药用植物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储藏车间、生产加工车间。形成一个集种植、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截至目前,共种植黄芪6000余亩,新流转土地4000多亩。已建设标准冷储库1间,深加工生产加工车间也正在加紧建设中。种植和生产加工预计可吸纳劳动力200多人。随着产品的开发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力争将种植基地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实现地下种草药,地上有花海,推动中草药生态旅游建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生态好起来
“生态兴则文明兴。”一段时期以来,三义泉镇大泉村因为山大沟深、耕种困难,收入不高,当地不少村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撂荒地越来越多,导致当地黄风肆虐、沙尘飞扬。通过中草药的规模种植,改变了村子的荒山、荒坡、荒沟和荒滩进一步荒化的局面。现在黄芪不仅“缚住”黄土,增添了绿色,还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家乡的的黄土梁再也看不见过去遮天蔽日的黄风,而是长满绿油油黄芪,不时还有淡淡的中草药香吹入心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下一步三义泉镇将继续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农民富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三义泉镇始终把群众增收放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示范带动,解决就业、促进养殖发展等多渠道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内蒙古元启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为村民提供籽种、传授种植技术、签订收购协议,以此来保证村民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以前种粮食一亩地能收入200元,现在种黄芪一亩地收入就是400元,我一共种了200亩,算下来比以前多赚4万元”大泉村村民张天明激动的说。而在甲拉村村民李保和看来,在家附近打工则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夏秋时候,我在不忙的时就去黄芪种植基地帮忙除草、收割,一天能赚100哩。”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加工工厂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出家门就可以就业增收。
接下来,三义泉镇继续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促进人民大增收。
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村更美了、包更鼓了、村民笑的更欢了。(雷福虎 内蒙古丰镇市三义泉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