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山东省临沂市普降大暴雨,莒南县岭泉镇最大降水量达364mm,受强降雨和上游水库泄洪影响,岭泉镇域内沭河、鸡龙河、白马河等11条河流水位持续攀升。
枕戈待旦,全面防汛周密部署。8月13日夜间,根据降雨预警情况,岭泉镇召开防汛紧急工作会议,提前部署,压实责任。面对严峻形势,镇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全镇包村干部下沉一线,驻点值守沭河大堤,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况。安排人员前往全镇1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通知低洼地区的企业、居民,做好防涝和人员、财物转移工作。根据雨情、水情变化,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制定了具体防汛措施,镇村干部不等不靠、冒雨入村、一线指挥,积极疏通排水沟渠,针对漫水桥等危险区域,及时设置路障,拉上警戒线;对河堤、塘坝等重要区域连夜加固防汛工事,有效降低了灾情对全镇的影响。
强力攻坚,全员抗洪立身为旗。8月14日早上7:00,黑云压境,岭泉镇紧急集结包村干部和应急排,第一时间下村开展防汛工作。 9:00左右,随着上游陡山水库和沭河泄洪量的不断加大,应急排和广大镇村党员干部打响了沭河大堤的“守卫战”。莒南县委书记张佃虎,县长侯占夫,县纪委监察委主任任崇福,副县长徐文明,政协副主席郑佩芹也分别到岭泉镇督导防汛工作。在现场,县委主要领导一线指挥指挥调度,亲自参与抢险救灾,广大党员群众深受鼓舞,一起与洪水抢速度,两个小时的时间堤口的沙袋加高到了2米多,为上游泄洪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转移群众,全力以赴保障民生。8月14日上午10:50,陡山水库再次提高闸门开度,总泄量1000立方米每秒;下午6:00,石泉湖水库调洪增加泄洪流量至314立方米,岭泉镇的累计降水量已达305mm,土壤含水量已经基本饱和。西岭泉和化家庙子村地势低洼,为防止有群众被困,岭泉镇政府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赶到现场,并协调县消防力量,开展群众转移工作。截至当晚9:00,全镇共安全转移群众975人,无一人被困。
灾后重建,全员发动恢复生产。8月15日至今,岭泉镇全面摸排受灾情况,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群众不愁吃、不愁穿,饮水和住房安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通过广播和微信群等形式,岭泉镇宣传引导群众开展防汛排涝和保险理赔。通过调用大型排水设备,全镇防汛排涝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防汛是一场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硬仗,岭泉镇闻“汛”而动、迅速集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民筑牢防汛“安全墙”,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王洛亮 通讯员 岭泉党委 管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