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即将进入收官期,在继续做好剩余人口脱贫的基础上,如何谋求村户长效发展,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成为当下重点工作。近年来,关庙乡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发展富民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基。
打造主导产业,增长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关庙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按照“统一筹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监管”的思路,整合各类资金,采取“村委会+农户”联村共建机制,利用荒地、山坡、闲置空地等,建设11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借光生钱”年均至少增加十万元集体收入,彻底消灭集体经济薄弱村。
培育特色产业,促“后进”变“后劲”
关庙乡地处西部高地,“八山一水半分田”是对关庙乡山林地貌最好的诠释,因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关庙乡深刻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稳步发展林下经济,走出一条既要保生态、又要鼓钱袋的“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之路。
林下的银山沟野茶,因受高山云雾滋养,再加上专业化精细化的加工,生产出的茶叶滋味甘醇, 香气醉人,备受市场追捧,也为茶农带来可观的收入;依托仙桃村万亩薄核桃林,关庙乡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培养等,吸引能人回归兴办集采摘、收购、加工于一体的同创山核桃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农户山核桃销路难题,还吸纳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林下养殖的黄牛、乌鸡等,也因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等,受到帮扶单位和干部的喜爱,经常供不应求……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力促进了关庙经济发展,更拓宽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路径。
深化产旅融合,开辟产业发展新天地
说起关庙乡著名旅游景点,就不得不提到胭脂村花娘寨和仙桃村林场了,这两处景点是关庙乡打造产旅融合的成功创举。近年来,关庙乡转变发展思路,借助乡内产业资源禀赋,走出一条产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破解全域旅游发展瓶颈。整合争取各类资金,实施旅游景点周边登山步道、旅游驿站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开办胭脂春晚、举办特色活动、利用抖音拍摄等市场营销手段打响景区金字招牌;加强景区监管指导、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企业对员工开展业务和服务培训等,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金寨县关庙乡信息站 江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