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突破口。要写好“引育用”三篇文章,让乡村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农村广阔平台上展现价值、绽放精彩。
写好“引”文章,让乡村人才想干事。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好才”关键在于筑“好巢”。要聚焦乡村人才关切关心关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在各类人才的忧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上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结合地方实际,梳理人才需求清单,找准引才“切入点”,实现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用真心诚意激发人才回流意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吸引人才扎根农村营造良好环境。
写好“育”文章,让乡村人才能干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培育专业人才。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厚植“三农”情怀,补足精神之钙。注重考验历练,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魄力和毅力,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培养过硬素质能力。开展座谈交流,搜集人才意见建议,纳入培育规划,源源不断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能力素养,让本领与时代同进。
写好“用”文章,让乡村人才干成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只有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人岗适配“双重效应”。坚持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综合分析各类人才的个性与特长,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棋局”中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实现各安其位、各展其华。要以宽容之心用才,既欣赏长处,也容下短处,为做事者撑腰,帮助人才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铆足干劲。注重日常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考评情况记录个人成长档案,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