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我国人口众多,只有促进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强烈期盼和迫切需求。只有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领域入手,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切实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向。古语有云:举一纲而万目张。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是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要认真规划实现路径。锚定统筹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等方式,确保能从公共服务领域入手,结合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领域,进一步细化发展方向,真正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红利。
双轮驱动,做好教育医疗,把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重点。教育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而医疗则是影响民生幸福指数的基本指标,不论是学有所教还是病有所医都是“民生七所”的重要内容。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建立疾病联防联控合作、信息实时共享和应急物资互助机制,进一步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保障门诊费用、特殊疾病医疗费开通跨省直接结算。
多措并举,强化发展保障,谱就公共服务新篇章。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发展保障是推动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要强化人力资源合作,完善人才协同招引机制,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人才的跨区域转移就业。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把握安全发展底线,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标准和规划体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举措,要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从做优规划、把握重点、强化保障,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唐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