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植根人民 造福人民——习近平同志倡导践行“四下基层”闪耀时代光彩》,文章强调“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价值追求,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关键在基层,关键靠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真心拥护、团结奋斗。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集思想、作风、方法于一体的科学完整体系,是践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坚持“四下基层”,走好群众路线,扑下身子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民”原则,从群众利益出发来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惠民利民、取信于民,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深入基层、下沉一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眼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边学习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破解重点难点。
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改进作风、联系群众,要把开展“四下基层”,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把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作为下基层的“必修课”,拿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挂钩乡镇和项目、把握工作最新动态,聚焦群众、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多到基层第一线现场解决问题,多到重点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多到挂点的乡镇、企业了解社情民意,多听群众和企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看到事务发展新变化,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要求、汲取群众的智慧,丰富和深化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再回到群众中服务群众,真办实事、真求实效。
坚持注重实践,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党员干部,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水平,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事事真抓实干”的责任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坚持问题导向,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办,带着问题走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怀着务实之心去调查研究,带着诚恳之意去求计问策,本着为民之情去排忧解难。(陈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