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毛泽东多次遇险又化险为夷

2023-12-23 08:29:21 | 来源: 河北省蠡县纪委

伟大领袖毛泽东一生多次遇险,可谓惊心动魄,然而最终都化险为夷,这难道完全是由于幸运吗?不是。除去幸运之外还有他的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和处置方法得当。最近,笔者阅读了一些史料,毛主席几次遇险的经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秋收起义前毛泽东遇险

1927年9月7日,毛泽东同志从安源赴铜鼓指挥秋收起义,途中在湘赣边界遇到国民党团丁盘查。他巧抛银元,甩开团丁,以水沟和茅草灌木做掩护,与敌人周旋。躲在草丛中的毛泽东可以清楚的看到,搜索他的民团士兵有好几次已经离他很近了,甚至差点儿可以碰到他。毛泽东几乎要放弃希望了。可庆幸的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民防团士兵不再搜索,毛泽东这才得以惊险逃生。他机智化险后,于当年9月10日顺利抵达铜鼓县城,亲自领导并指挥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演绎了“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的革命历史传奇。对于这次惊心动魄的死里逃生,他在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还提到过。

毛泽东在城南庄遭敌机轰炸

1948年5月18日,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毛泽东住处突遭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毛泽东脱险。

聂荣臻当时的秘书范济生回忆说:“聂总得知敌机转向我们驻地方向飞来,随即到院中观察。敌机一到,聂总就去动员毛主席进防空洞。毛主席工作了一夜,刚刚上床休息,不肯去。敌机对驴驮子一扫射,聂总要我搬来行军床,要几个人用担架把毛主席抬到防空洞去。毛主席见此情景,说‘自己走,自己走’。这时,先来的那架战斗机刚走,又来了一架B-25轻型轰炸机。聂总等人陪同毛主席刚到防空洞时,敌机就投下了第一枚炸弹。我到防空洞时,看到聂总、赵尔陆用身体挡着毛主席,毛主席从他们两人之间向外看。听不到敌机声了,聂总要我向冀晋军区了解敌机活动情况,得知敌机确已全部飞走,聂总才请毛主席回房休息。这次敌机共投了4枚杀伤弹,其中一枚落在聂总住房前面(毛泽东曾在此房住了几天),1枚落在营门前没有爆炸,聂总曾要工兵把炸弹拆走。饭后,毛泽东出去散步,见到没响的炸弹,蹲在旁边观看。聂总在院中见此情况,急步跑到毛主席跟前,拉起毛主席就走,一边走,一边说;“不能在这里看”。我从未见过聂总急成那个样子。聂总扯得快,毛主席也没争,但莫名其妙。毛主席走后,聂总要我再催工兵来拆走。炸弹拆走后,聂总才放心了。

毛泽东在墩儿梁遇险

1947年6月初,国民党在美军代号“X1”侦察机的协助下,确定了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王家湾的概略位置,并决定由胡宗南率大军偷袭。因一个多月前,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红色间谍”熊向晖被派往美国学习,致使中央对国民党的行动一无所知。6月8日,国民党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4个半旅沿秀延河北进,先头部队到了距离王家湾不足10里的寺湾村时才被我军发现。

而此时,毛泽东手里的作战部队只有4个警卫连。

6月10日晚,又是一个风雨之夜,队伍继续摸黑行进。为了安全,司令员任弼时下达了三条命令:第一不准说话;第二不准打火抽烟;第三把牲口的嘴用绳子捆住,不让它叫。当队伍走到月亮山山峁时,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夜幕漆黑,带路的向导迷失了方向。敌人离得很近,能看到对面山上燃起的火堆,甚至可以听到敌人哨兵的喊话声。这边稍有响动敌人就会立刻扑过来。

雨一阵比一阵大,顺着脸直往脖子里流。任弼时一面安慰向导,一面派人到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另找了一位向导。半夜,队伍来到一个名叫墩儿梁的山梁下。前卫部队与一股夜袭的敌人不期而遇。

本来毛泽东等的行军路线是要越过墩儿梁往西走,没想到敌人正好顺着大墩山口往东边开来,于是两支队伍就在山梁上险些迎面遭遇。走在前面的侦察员最先发现敌情,敌人尖兵穿着雨衣,打着手电筒搜索而来。侦察员十分机警,连忙趴下来没有惊动敌人。后查明,敌人正是刘戡主力部队4个半旅中的那半个旅,大约为2000人,他们沿着山梁向小河村方向冒雨急进。虽然这股敌人只有2000人,但其身后还跟着数万大军。

雨夜,巨大的危机笼罩着队伍。所有人屏住呼吸,心提到嗓子眼。队伍卡在沟底进退两难,头顶是敌人的大部队,踩落的石子哗啦啦掉下来,牲口都被套上笼头,如果惊动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警卫部队指挥员悄悄发出准备战斗指令,队伍悄声敛息,人们都趴在沟底,身体紧贴在岩石上。战士们子弹上膛,手榴弹拉出弦来,随时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尖兵过后,敌人的大部队开过来了,队伍里晃动着乱糟糟的手电光,还有人打着火把,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过完。敌人距离隐蔽在沟底的毛泽东之近,能听见敌人长官训骂的声音,还有武器碰撞的声音和骡马发出的长长嘶鸣。此时,只要有人不慎弄出什么响动,或者因为神经紧张枪支走火,甚至哪头牲口受惊嘶叫起来,一场遭遇战就在所难免。

毛泽东等披着雨衣站在雨地里。光秃秃的墩儿梁下不但没有一个避风躲雨的地方,就连一块可以坐的石头也找不到。毛泽东几次想抽烟都忍住了,他只是把纸烟掏出来放在鼻子上嗅了一阵,然后又放回口袋里。没过多久,他再次掏出纸烟来放在鼻子上闻了闻,但头顶上的敌人还在没完没了地行军,危机尚未过去,他只好无奈地把纸烟又放回口袋里。

忽然,敌人像是发现了什么,吆喝着开起枪来,震耳的枪声划破夜空,子弹打在沟底的石头上溅起一串串火星。所幸的是,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天黑路滑,雨急风大,夜幕帮了中央机关的大忙,敌人始终没有发现沟里有人,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与一场近在咫尺的“胜利”擦肩而过。

等风雨声淹没了敌人的声音后,所有人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迅速行动起来,登上山冈,越过墩儿梁,朝着西南方向的天赐湾奔去……

以上列举的例子,只是毛泽东一生中多次遇险又化险为夷其中的几次。有人说这是天意,是该着的。是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为之奋斗的是正义的事业,胜利是必然的。毛泽东同志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他创造了很多奇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哪一步走错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正是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代伟人的正确领导,凭着他们的胆略和智慧,指挥英勇的红军,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和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其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本文参考:2018年8月6日,CCTV4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节目播出的毛泽东遇险;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聂荣臻传》和2012年12月26日,共产党员网发布的《毛泽东墩儿梁遇险记 距离胡宗南士兵仅有百米》等文章。(穆立新 整理)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