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关乎信息和决策,与党心和民心紧相连,有益于发现问题、探寻规律。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接近收官,如何让调查研究“研之凿凿”,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聚焦三点发力,练好调查研究这门“基本功”。
守住本心,持续发力,做到“全程马拉松”式开展调研。开展调查研究不是“签到打卡”,开展调查研究更不是“封笔大吉”,开展调查研究,尤其初期工作完成,形成调研报告后,往往像是马拉松的后半程,“体力”开始下降,“精力”变得松懈,整体疲劳倦怠。要在喧嚣散去后继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全周期”式解决破除难题难点,坚守好开展调查研究的“初心使命”。调查研究的最终胜利,一定是坚持到攻坚项目落地,一定是处理到问题整改落实,一定是改善到人民诉求满足。没有一丝一毫懈怠,调查研究才能成功“冲线”。
坚定信心,不遗余力,坚持“靶向治疗”式解决问题。在调查研究中,不仅注重“留声留影”,更需“留迹留心”。运用“蹲点一周半个月”、“解剖麻雀”等方式,在关注全面的同时,将解决问题同样做到全面。做到调研“扫描检查”式发现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既要看“门脸大厅”观察外观,又要留心“后街角落”注意内里。坚持“望闻问切”式诊断问题,由表及里,找到“症结”所在。最后“靶向治疗”式精准快速解决问题,根据调研结果精准施治,对症下“药”。
保持初心,同心协力,深化“最小分子”式调研机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坚定人民立场,坚持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实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推动开展调研、破题解难,始终保持“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聚焦民生实际,针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真实困境开展调研,借助村民小组、网格这样的“最小分子”收集大众生活需求,发现民生利益诉求。依托各种特色载体,拓宽民情民意获取渠道。针对发现问题集中各方力量解决,及时建章立制。“道不虚谈,学求实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构建起“选题、破题、解题”的调研闭环做法,形成眼前清净同未来无虞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最终开拓进取,推进各项工作。(韩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