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在于用人。青年干部作为党的队伍的生力军,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学习热情、勇于担当作为,争当真学实干排头兵。
青年干部要从人民群众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文章中指出,青年干部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青年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深入接触群众,拜百姓为师,向人民中能者求教,向群众中智者问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技巧和智慧,许多是书本上读不到、会场上听不到、案例中学不到的,只有沉入基层、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才能对那些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洞若观火,青年干部也只有从人民群众中学习,才能真正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青年干部要以问题导向为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只有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赢得百姓口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答好群众急难愁盼考题,用心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实实在在办好民生实事,就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拒绝“花架子”工程、“假大空”政绩;就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办实、办细、办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真正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青年干部要向干事创业要实绩。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作为青年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想明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绩,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是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初入基层治理,青年干部难免遇到各种闻所未闻的痛点难点,但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为民干事创业的初心,要善于从千丝万缕的矛盾中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最好实绩。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青年干部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干为先、以实为要、以事为本,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上迸发出更大力量。(吴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