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调研组赴福建宁德开展专题调研,在《赴宁德蹲点调研“四下基层”的报告》一文中强调,“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置顶,领悟“四下基层”的深刻内涵,通过话家常、察实情、纾民困、暖民心等形式,搭建干群“连心桥”,真正做实“四下基层”。
贴心“话家常”,让方针政策“深入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多讲“大白话”、多沾“泥土气”,才能让群众成为懂得政策理论的“明白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人民”的“传声筒”,把党的创新理论带到“群众身边”,用“方言土话”让“热气腾腾”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入“察实情”,让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进行真“察”实“访”,杜绝“电话调研”“网络调研”,才能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求解”的态度“下基层”“深研究”,对难题紧抓不放,对重点深入研究,挖掘“根源”,“调”出难题,“研”出办法,真正找出问题“最优解”。
下足“纾民困”,让信访接待“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信访接待下基层体现出一种察民情、解民忧的态度。只有竖起耳朵“听民意”,真正了解群众诉求,才能及时找准“症结”,化解“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要去掉“官架子”,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化“被动接待”为“主动解难”,变“接访”为“迎访”,用行动化解信访矛盾。
实干“暖民心”,让现场办公“深入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深入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现场办公是最直接了解问题所在的方式,通过走出“办公室”,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真正破难题、办实事、解民忧,实现服务群众“面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下基层“解民忧”,在“一线”抓好工作落实,为群众抓问题、解难题,推动民生工作落地见效。(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