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对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四下基层”是问技良方,是增智之道,是重要抓手。
基层是“信息库”,让人耳聪目明。基层是党的各项工作到达的“最后一公里”。各种政策实行效果好不好,各项举措落实力度大不大,都写在基层群众的眼里,装在基层群众的心里。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与群众做朋友,看到的将是真切实情,收获的必是满满干货。倾听老百姓“冒着热气”的需求、“接地气”的想法,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所想所盼。
基层是“大学校”,让人受益终身。走进基层,才有泥土“芬芳”,才会柳暗花明。“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新时期党员干部,要多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多接地气,拜群众为师,掌握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法。
基层是“练兵场”,让人砥砺奋进。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基层工作既有田园春光,也有凛冽冰霜;既有小桥流水,也有风高浪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只有熟悉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才能真正养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硬实力,才能在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前杨社区 杨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