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将全国观众带回到了辉煌璀璨的“诗意长安”。《长安三万里》为什么能受到年轻群体的热烈追捧,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一股又一股讨论热潮?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唤起了大家从那句“床前明月光”而不断积攒的起的“中国式文化浪漫”,实现了心灵交汇,唤起内心认同,凝聚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时光流转,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基层工作者,在气势恢宏的电影画面中,从璀璨的大唐盛世中看到了当代青年人要有的盛世精神。
新时代青年人要有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格局气魄,身处洼地发出云天之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奋进新时代,青年人必须要着力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确保方向不偏、定力不移、斗志不减。要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强化观大势谋大事能力的根本途径。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从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历史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内因与外因五个层面的结合上认识全局。只有这样,才能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全面认识和宏观把握,这是观大势谋大事的方法论依据。
新时代青年人要有杜甫“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的忧国忧民,半生颠沛吐尽人间疾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人只有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在新征程上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理想在奉献祖国中升华,让信念在奉献人民中闪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青年人要有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坚守豁达,半生蛰伏一朝天下成名。习近平总书记在《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文中指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乡镇不同于城市,偏僻与繁华的巨大反差让很多人没了激情和斗志,但是越是艰苦复杂的地方越需要年轻干部去奋斗,越是奋斗越能锻炼人、越能长本事、越能够成就事业。这是一个相当艰苦、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王继才、冯仕花夫妇连续32年在小岛海风中为祖国守疆土;樊锦诗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大漠上的敦煌石窟,成为“敦煌的女儿”。正是坚守,他们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面对基层众多繁琐的事情,作为青年人必须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基层火热实践中摸爬滚打、锤炼品质、砥砺作风,方能在奋斗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磨砺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中提升生命价值。(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