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细嚼慢咽”上下功夫,读懂“枫桥经验”的“时代密码”,感悟“党味,情味,趣味”,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让基层治理“枫”景独好。
一帆“枫”顺——在“万山磅礴看主峰”的笃定前行中高擎党的领导“一面旗”。党建引领是“枫桥经验”永恒不变的“政治灵魂”,引领筑牢“红色堡垒”,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打造新时代最红“枫”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统筹领导,进一步丰富“党领民治”的核心内涵。从辽宁沈阳“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从舟山海上“枫桥经验”到宁夏打造“塞上枫桥”。“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之治”的一张重要名片。实践充分证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用科学理念建立健全多层次协商、多元化协同、多渠道协作机制,全面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乘“枫”破浪——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自觉行动中汇聚干部群众“一条心”。服务群众是“枫桥经验”永恒不变的“红色坐标”,持续增强“红色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智”动力,打造新时代的最美“枫”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群众是“枫桥经验”的主根,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正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取向,“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要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入群众“问计”“问策”“问效”,真正把关键问题“调”出来、把真实情况“摸”清楚、把解决办法“研”透彻,不断解锁“枫桥经验”的民生密钥。
“枫”生水起——在“取日新以图自强”的革新图鉴中织密科技赋能“一张网”。守正创新是“枫桥经验”永恒不变的“鲜亮底色”,赋能创新“金字招牌”,激活基层治理“核”动力,打造新时代的最艳“枫”景。“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胜。”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能够保持昂扬生机的关键之举。从河南省开封市多网融合的立体化社会治理监管体系,到广州市黄埔区的“埔法善治e平台”,各地正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足不出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数字化技术作为抓手,顺应“互联网+”的大潮乘势而上,运用“党建云平台”、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远程见面”服务,让党的政策、方针以在短时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让基层治理做到更加精准、快速、高效、有序。(胡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