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检验真理,思想光照现实。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思想内涵,在新征程上接续用好“四下基层”这个传家宝,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用心用情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事”,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要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四下基层”萌发宁德、造福宁德又走出宁德,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彰显出巨大实践伟力。不管是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旧物件、一摞摞原始文件,还是“接待群众去现场”、“三赴黄振芳家庭林场”、“交接工作在坦洋”,都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崇尚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和优良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实落细各项干事举措、为民举措、发展举措,结合主题教育要求,划分责任田,压实责任链,件件跟踪落实,不断把“四下基层”的过程,变为躬身抓落实、担当促发展的过程,以一往无前的拼劲,夙兴夜寐的韧劲,不遗余力的闯劲,实打实为民造福。
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要将“心系百姓、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四下基层”是群众路线的光辉实践,也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当好人民的公仆就是要竭诚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忧愁,深入基层一线,把办公地点延伸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沉“走访”,问冷暖、看谷仓、揭锅盖、唠家常,与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坐一条板凳,以“走心”换“民心”、变“会场”为“现场”,了解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与人民群众携手共绘美好生活新愿景。
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要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担当精神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必须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久久为功、坚持不懈,真正让党的政策主张从“声边”到“身边”、化“脚力”为“能力”、变“坐诊”为“出诊”,实现从“机关会场”到“基层现场”,以“滴水穿石”之功“切实修好基层这门课”,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培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增强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生动力,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人民满意”来为“四下基层”做好结题工作。(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