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正值北方入冬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天时间,冒着严寒横跨京冀两地,留下一幕幕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温暖瞬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沿着总书记“京冀之行”的足迹,感受总书记关心群众冷暖、亲身指导重建、挂念救灾英雄的“温暖瞬间”,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厚植为民情怀、锤炼务实作风、赓续民族精神,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时时站稳人民立场,将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根植于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次“京冀之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李盟家,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强调“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一项硬任务。北方冬季长,山里冬天尤其冷,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衣食住行寻常事,心系百姓公仆情。作为基层党员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关心受灾群众苦乐冷暖的“温暖瞬间”中学习厚植为民情怀,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殷殷嘱托,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站稳人民立场,走实群众路线,自始至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处处牢记责任担当,将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锤炼成风。“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乡亲们谈起京津冀的灾情时说,“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那些地方我之后也会去看。”此次“京冀之行”,也是总书记对乡亲们的“承诺”,一天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跨越北京、河北两省市,涉及一个社区、一所学校、两个村庄、两处水利工程,中途还走进村边农田,察看冬小麦和大白菜长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从总书记多次亲身前往指导受灾地区恢复重建的“温暖瞬间”中学习锤炼务实作风,牢记总书记“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殷切期盼。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亲身实践,把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落实好,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落实“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事事勇毅坚韧,将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赓续始终。一个民族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面对历史罕见的洪灾,“迷彩绿”“火焰蓝”“救援红”……用血肉筑起了永远冲不毁的“堤坝”。此次“京冀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妙峰山民族学校的操场上亲切慰问因公牺牲烈士家属等时表示,多名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牺牲,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从总书记时刻挂念救灾英雄的“温暖瞬间”中赓续民族精神,大力宣传英勇事迹,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在工作实际中扎实扛起政治责任,全面对标对表,狠抓落实落地,在大灾大考面前敢挑重担、敢做难事,以“舍生取义、守望相助,不畏艰辛、挺膺担当,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青春模样,建设福祉绵长、实现梦想、不负时代的“明天的中国”。(韩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