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个历史命题、时代课题,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开展,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事实证明“主题教育+乡村振兴”,能有力推动乡村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不断将主题教育成果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聚焦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多主体、全方位、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作为保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实现组织振兴,党员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以本次主题教育为依托,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锻炼一支敢于奉献、冲锋在前的党员队伍,让党旗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锚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一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做好“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要加快转型步伐,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产品争优创收,引领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全面发展。三要促进产业融合,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如:“农业+研学”“农业+旅游”等新业态,延伸和拉长产业链,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紧盯人才培育,着力引才聚才。人才是乡村振兴中的第一资源,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一要科学育才,既要注重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也要重视广大农民实践经验传承,培养一批农村“田秀才”、“土专家”;二要主动引才,以乡贤促进会为平台,主动联系在外乡贤,鼓励各方英才回乡创业,做家乡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三要用心留才,种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来,更能留得下来;四要灵活用才,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搭建广阔舞台,使其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唱大戏”、“当主角”,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陈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