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探寻干部教育培训真滋“味”

2023-11-18 10:47:09 | 来源: 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富民村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各级组织部门、教学单位和参训干部应共同发力,明确政治第一属性,落实成效“三度”,实现供需平衡,不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突出甜味、有鲜味、更对味。

突出真理甜味,明确“第一属性”。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为党而兴,政治性是其第一属性。广大党员干部在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要始终在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真理的味道如此甘甜”的党史故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共产党人甘之如饴的“真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应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增强培训鲜味,落实成效“三度”。干部理论学习“深入度”、党性修养“纯洁度”、实践能力“锤炼度”直接正向关联于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建立全过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干部参训表现及考核情况,将干部理论学习效果量化,谨防“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干部教育培训成效直接关乎学员能否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直接关乎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在参与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思考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一线的“问剑破局”之道。在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的锤炼下不断磨炼党性修养,提升实践能力。

供需精准对味,实现 “双向奔赴”。两千多年前的先贤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同样应重视供给和需求匹配。《条例》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须瞄准靶心,因需施教。当前一些教学单位存在“一本讲义讲到老”,沿用传统快餐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输出。这就造成“榫头”对不上“卯”,参训需求方疲于应对培训课程,学无所获;培训供给侧辛苦付出却没能换来实效,浪费资源。在供给侧,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实现让干部“下订单”,为不同岗位的干部提供“定制营养餐”。让供需实现“榫卯相接”,参训干部与教学单位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程轩昂)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