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才不是固定资源,人才招引不是"一锤子买卖"。要真正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必须打好人才"引育用"组合拳,使人才因素能够最大限度活跃起来,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建立"倾心引才"机制,让人才"奔涌而来"。不仅要懂得"重金引才",更要学会"筑巢引风"。要下好引才的"先手棋",搭建引才全过程服务机制,从人才引进、落地、家属工作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着手,提供"一站式"引进,"保姆式"服务,及时兑现激励措施。要落好政策的"关键棋",以人才政策为抓手,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注重物质奖励,提高经济待遇,把基层人才有关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转变以往"撒大网""摊大饼"的引才模式,不能"贪高、贪多、贪洋",真正实现精准引才、靶向引才,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同频共振"。
厚植"悉心育才"沃土,让人才"节节拔高"。用才之基在于储才,储才之要在于育才。育才的关键在于培育内容与方式,必须要完善培育体系,建立多元化培育方式,营造良好育才环境,让人才能够需有所学、学有所用,实现人才健康发展。要破除单一培养模式,搭建多元化培养平台,重点聚焦科研、医疗、教育、人文等专业领域,采取"点餐培育""请进来"与"走出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提供人才培育载体,促进行业人才之间、跨领域跨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学习、融合渗透、取长补短,实现人才培育多方位、全覆盖。
突出"精心用才"导向,让人才"如鱼得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面对日益庞大的人才队伍,用好人才,人下"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提供人才培育载体,促进行业人才之间、跨领域跨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学习、融合渗透、取长补短,实现人才培育多方位、全覆盖。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终极目的。要有"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眼界和格局,把人才使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做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缺什么人才,就优先配置什么人才。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任职的实际价值,提供更多用人选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以更大的定力、更实的举措抓本咬根,汇聚英才、共创未来。(任垚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