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走好群众路线,厚植基层情怀

2023-11-14 16:13:45 | 来源: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

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抓队伍、转作风、促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地委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的一项工作制度。

政策主张向下,让党的声音“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宣传宣讲,站在群众的立场,与群众统一战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土”味话语,用心、用情、用力传党音,润民心,夯实基层理论宣讲根基,让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让宣讲既引起“共鸣”,又引起“共情”,达到“同频共振”效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走访入户更具实效,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正确主张。

调查研究向下,让党的决策“科学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基层干部更应该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脚步向下走、身子往下沉,化“脚力”为“能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着问题进基层、带着思考入实践,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做到踏雪留印、打铁有痕,深入实践,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一类事”延伸,拿出具体对策,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对症良方”,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

信访接待向下,让党的工作“靶向化”。基层干部要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工作治理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变“坐诊”为“出诊”,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多为群众“跑跑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回访”,多往矛盾“窝”里钻,转变工作方法,让矛盾化解在“村里面”、困难解决在“家门口”,把群众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做准, 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现场办公向下,让党的建设“群众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我们基层干部要用好“一线工作法”,从“机关会场”走到“基层现场”,走到基层百姓家中,贴近群众生活,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坐坐群众家中的板凳,喝喝群众家中的热茶,与群众吃一桌家常饭,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罗朝燕)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