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刊发的中共福建省委文章《坚持“四下基层” 走好群众路线》强调,福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提出的“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重要要求,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出台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对征求意见的事项、对象、原则、方式和处理等进行具体规定,形成重大决策听取群众意见的常态做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下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敢当“行动派”,走出“舒适圈”,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多沾“泥土气”“泥土味”,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身入基层“察民情”,调查研究在基层。“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走好群众路线的“关键第一步”就是察民情、访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倡导开展“四个万家”活动,留下了“三进下党”“七下晋江”等动人故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立足于“下”基层,深入基层“察民情”,切实把群众的情况摸清、摸透,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找出来,倾听群众的“心声”,把最真实的“声音”传递上去,真正做到“身”在基层、“心”到基层,让“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心沉基层“惠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只有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和群众“心贴心”,才能听实话、办实事、出实效,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载体,跑深、跑遍基层现场,摸清、摸透基层情况,聚焦基层人民需求,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了解人民需求,通过“快行动”,探索“新思路”,解锁“真问题”,让惠民举措深入基层。
情至基层“暖民心”,取得实效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下基层是一门“学问”,不是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要敢于“下深水”“捉活鱼”“找盲点”,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办法。新时代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时要读懂群众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及时关注对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基层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出实招、硬招、好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李典州)